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 发布时间:2023-03-02
近期,有关煤矿智能化验收的报道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煤矿发布信息称通过了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验收,标志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迎来收获期。
近期通过验收的有国家能源集团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宝公司、华能华亭煤业公司砚北煤矿、徐矿集团天山矿业公司、河南能源永煤集团新桥煤矿等。山东能源表示集团近期共有6对矿井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评定,各单位均达到II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标准。
我国从2015年开始抓煤矿“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之后又于202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2021年发布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政策上的引导,叠加5G信息技术的革新,AI机器人、无人驾驶、云建设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使得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自2022年2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以来,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建设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1月7日召开的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孙庆国司长介绍,目前,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已有约30处通过验收,大部分是一类和二类煤矿,验收结果达到中级智能化水平。
示范煤矿建设带动全国近500多处煤矿全面开展智能化建设,建设投资累计1000亿元以上。会议介绍,2022年矿山智能化建设速度达到新的高度。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从494个增加到1019个,同比增加42%。智能化煤矿由242处,增加到572处,产能由8.5亿吨,增加到19.36亿吨,25个省份出台了财税支持保障措施,全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智能化煤矿全员工效达到28吨/工。陕西省建成10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66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国家能源集团编制了煤矿智能化“十四五”规划,已建成智能采煤工作面85处、智能掘进工作面143处、智能选煤厂45处。陕煤集团智能化产能占比达到99%,建成智能矿井28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50个。山东能源集团现有智能采掘工作面130个,智能开采产量占比超80%。
据了解,为推加快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煤矿智能化和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2020年审核确定内蒙古双欣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村煤矿等71处煤矿,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近期陆续公布顺利通过智能化建设验收的煤矿就属上述示范煤矿范围。
煤矿智能化是煤矿综合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是煤炭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革命的新方向。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煤矿生产力和安全生产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已基本实现煤矿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为新时期发展煤矿智能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智能化煤矿就是要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智能装备等与煤炭开发技术与装备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全面自主感知、实时高效互联、智能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预警、精准协同控制的煤矿智能系统,实现矿井地质保障、煤炭开采、巷道掘进、主辅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安全保障、洗选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智能运行。
总的来说,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矿安全提质增效。以刚刚通过验收的,国家能源集团第一座国家级智能化示范露天煤矿--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为例来看。
目前,该矿形成了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车群的“启、装、运、卸、停”全作业场景自主运行技术,实现矿卡与电铲、推土机、平路机高效协同作业;构建成功5G+露天矿山可靠无线网络,解决了智能化露天煤矿业务高并发、数据超级上行、基站高频移设的难题;研发应用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有效提升了变配供电设备运行状态智能感知、安全监测,实现了供电系统“无人值守+集中监控”;选煤厂筛分破碎、储装运系统使用国产PLC控制,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
借助AI人工智能、5G、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形成了“用人最少、用时最短、效率最高、安全最好、质量最佳”的建设成果,钻、爆、采、运、排工艺全面实现智能化。钻机自动导航控制,爆破实现精准计算、自动装药,采装环节实现自主挖掘和装载,运输环节实现无人驾驶、排弃环节实现推土机自动找平,工作场所实现5G全覆盖,设备实现远程操控,在电脑和手机实时查看生产剥离和系统运行情况。
西湾露天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化建设,劳动强度大幅减少,生产效率明显提升,2022年煤矿累计完成商品煤生产1267万吨,增幅10%,创历史新高。